谈谈我的“三观”

谈谈我的“三观”

也许是人到了四十多了,敢写这么大的命题,我也醉了,不过,我还是想把我的想法记录下来,算是对我思考的一个snapshot,给未来的我看看,要么被未来的我打脸,要么打未来我的脸。无论怎么样,我觉得对我自己都很有意义。注意,这篇文章是长篇大论。

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世界观代表你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是左还是右,是激进还是保守,是理想还是现实,是乐观还是悲观……
  • 人生观代表你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成为有钱人,还是成为人生的体验者,是成为老师,还是成为行业专家,是成为有思想的人,还是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 价值观则是你觉得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是名是利,是过程还是结果,是付出还是索取,是国家还是自己,是家庭还是职业……

人的三观其实是会变的,回顾一下我的过去,我感觉我的三观至少有这么几比较明显的变化,学生时代、刚走上社会的年轻时代,三十岁后的时代,还有现在。估计人都差不多吧……

  • 学生时代的三观更多的是学校给的,用各种标准答案给的,是又红又专的
  • 刚走上社会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但学生时代的三观根深蒂固,三观开始分裂,内心开始挣扎
  • 三十岁后,不如意的事越来越多,对社会越来越了解,有些人屈从现实,有些人不服输继续奋斗,而有些人展露才能开始影响社会,而分裂的三观开始收敛,我属于还在继续奋斗的人。
  • 四十岁时,经历过的事太多,发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世界太复杂,而还有好多事没做,从而变得与世无争,也变得更为地自我。

面对世界

年轻的时候,抵制过日货,虽然没上过街,但是也激动过,一次是1999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一次是2005反日示威,以前,我也是一个爱国愤青。但是后来,有过各种机会出国长时间生活工作,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随着自己的经历和眼界的开阔,自己的三观自己也随着有了很多的变化,发现有些事并不是自己一开始所认识的那样,而且还是截然相反的。我深深感觉到,要有一个好的世界观,你需要亲身去经历和体会这个世界,而不是听别人说。所以,当我看到身边的人情绪激动地要抵制这个国家,搞死那个民族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去趟那个国家最好在在那个国家呆上一段时间,亲自感受一下。

再后来发现,要抵制的越来越多,小时候的美英帝国主义,然后是日本,再后面是法国、韩国、菲利宾、印度、德国、瑞典、加拿大……从小时候的台独到现在的港独、藏独、疆独……发现再这样下去,基本上来说,自己的人生也不用干别的事了……另外,随着自己的成长,越来越明白,抵制这个抵制那个只不过是幼稚和狭隘的爱国主义,真想强国,想别让他人看得起,就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努力学习放在精益求精上,做出比他们更好的东西来。另外,感觉用对内的爱国主义解决对外的外交问题也有点驴唇不对马嘴,无非也就是转移一下内部的注意力罢了,另外还发现爱国主义还可以成为消费营销手段……不是我不爱国,是我觉得世道变复杂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力有限,请不要赋予我那么大的使命,我只想在我的专业上精进,能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过一个简单纯粹安静友善的生活……

另外,为什么国与国之间硬要比个你高我低,硬要分个高下,硬要争出个输赢,我也不是太理解,世界都已经发展到全球化的阶段了,很多产品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了。举个例子,一部手机中的元件,可能来自全世界数十个国家,我们已经说不清楚一部手机是究竟是哪个国家生产的了。即然,整个世界都在以一种合作共赢全球化的姿态下运作,认准自己的位置,拥抱世界,持续向先进国家学习,互惠互利,不好吗?你可能会说,不是我们不想这样,是别人不容我们发展……老实说,大的层面我也感受不到,但就我在的互联网计算机行业方面,我觉得整个世界的开放性越来越好,开源项目空前地繁荣,世界上互联网文化也空前的开放,在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我们享受了太多的开源和开放的红利,人家不开放,我们可能在很多领域还落后数十年。然而现在很多资源我们都访问不了,用个VPN也非法,你说是谁阻碍了发展?我只想能够流畅地访问互联网,让我的工作能够更有效率,然而,我在自己的家里却像做贼一样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随时都有可能被抓进监狱……

随着自己的经历越多,发现这个世界越复杂,也发现自己越渺小,很多国家大事并不是我不关心,是我觉得那根本不是我这个平头老百姓可以操心的事,这个世界有这个世界运作的规律和方法,而还有很多事情超出了我能理解的范围,也超出了我能控制的范围,我关心不关心都一个样,这些大事都不会由我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所谓的关心,无非就是喊喊口号,跟人争论一下,试图改变其它老百姓的想法,然而,对事情的本身的帮助却没有多大意义。过上几天,生活照旧,人家该搞你还不是继续搞你,而你自己并不因为做这些事而过得更好。

我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态度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对待外国人,有礼貌但也要有节气,既不卑躬屈膝,也不趾高气昂,整体上,我并不觉得我们比国外有多差,但我也不觉得我们比国外有多好,我们还在成长,还需要帮助和协作,四海之内皆兄弟,无论在哪个国家,在老百姓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矛盾。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多结交几个其它民族的朋友,你会觉得,在友善和包容的环境下,你的心情和生活可以更好

我现在更多关心的是和我生活相关的东西,比如:上网、教育、医疗、食品、治安、税务、旅游、收入、物价、个人权益、个人隐私……这些东西对我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也更值得关注,可以看到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点也让我让感到很开心和自豪的,在一些地方也不输别人。但是,依然有好些事的仍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而且还很糟糕,这个也要承认。而对,未来的变数谁也不好说,我在这个国度里的安全感似乎还不足够,所以,我还是要继续努力,以便我可以有更多的选项。有选项总比没得选要好。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努力让选项多起来,无法改变无法影响,那就只能提高自己有可选择的可能性

面对社会

另外,在网上与别人对一些事或观点的争论,我觉得越来越无聊,以前被怼了,一定要怼回去,现在不会了,视而不见,不是怕了,是因为,网络上的争论在我看来大多数都是些没有章法,逻辑混乱的争论。

  • 很多讨论不是说事,直接就是怼人骂人。随意就给人扣个帽子。
  • 非黑即白的划分,你说这个不是黑的,他们就把你划到白的那边。
  • 飘移观点,复杂化问题。东拉西扯,牵强附会,还扯出其它不相关的事来混淆。
  • 杠精很多,不关心你的整体观点,抓住一个小辫子大作文章。

很明显,与其花时间教育这些人,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就有更高的可能性去接触更聪明更成功更高层次的人。因为,一方面,你改变不了他们,另外,改变他们对你自己也没什么意义,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成长才有意义。时间是宝贵的,那些人根本不值得花时间,应该花时间去结交更有素质更聪明的人,做更有价值的事。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妻子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说过下面的一句话。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
Average minds discuss events;
Small minds discuss people

把时间多放在一些想法上,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把时间放在八卦别人,说长到短,你也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你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看不上这个看不起那个,不会让你有成长,也不会提升你的影响力,你的影响力不是你对别人说长道短的能力,而是别人信赖你并希望得到你的帮助的现象。多交一些有想法的朋友,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那怕没有成功,你的人生也会比别人过得有意义。

如果你看过我以前的文章,你会看到一些吐槽性质的文章,而后面就再也没有了。另外,我也不再没有针对具体的某个人做出评价,因为人太复杂的了,经历的越多,你就会发现你很难评价人,与其花时间在评论人和事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改善自己或身边的环境。所以,我建议大家少一些对人的指责和批评,通过对一件事来引发你的思考,想一想有什么可以改善,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有哪些是自己可以添砖加瓦的?你会发现,只要你坚持这么做,你个人的提升和对社会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而你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面对人生

现在的我,即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不喜欢爱国主义,我也不喜欢崇洋媚外,我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自由派,哪边我都不站,我站我自己。因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能让自己过好都是一些比较奢望的事了。

《教父》里有这样的人生观:第一步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要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事实上作为男人,前两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圆满,做到第三步堪称伟大,而随意颠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这也是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在你我准备要开始要“平天下”的时候,也得先想想,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过好了,家人照顾好了么,身边有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可以去改善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提升自己,实现自我,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帮助身边的人。这已经很不错了!

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阶段做什么样的选择,有人的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我深以为然,而且,我觉得选择和决定,比努力更难,努力是认准了一个事后不停地发力,而决定要去认准哪个事是自己该坚持努力的,则是令人彷徨和焦虑的(半途而废的人也很多)。面对人生,你每天都在作一个一个的决定,在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有的决定大,有的决定小,你的人生的轨迹就是被这一个一个的决定和选择所走走出来的。

我在24岁放弃了一房子离开银行到小公司的时候,我就知道,人生的选择就是一个翘翘板,你要一头就没有另一头,选择是有代价的,你不选择的代价更大;选择是要冒险的,你不敢冒险的风险更大;选择是需要放弃的,因为无论怎么选你都会要放弃。想想你老了以后,回头一看,好多事情在年轻的时候都不敢做,而你再也没有机会,你就知道不敢选择不敢冒险的代价有多大了。选择就是一种 trade-off,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完美,只要你想做事,你有雄心壮志,你的人生就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你所能做的就是找到你喜欢的方向跳坑。

所以, 你要想清楚你要什么,不要什么,而且还不能要得太多,这样你才好做选择。否则,你影响你的因子太多,决定不好做,也做不好。

就像最前面说的一样,你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你是喜欢领导还是喜欢跟从,你是注重长期还是注重短期,你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等等,你对这些东西的坚持和守护,成为了你的“三观”,而你的三观则影响着你的选择,而你的选择影响着你的人生。

价值取向

下面是一些大家经常在说,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也谈谈我的价值取向。

挣钱。挣钱是一个大家都想做的事,但你得解决一个很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别人愿意给你钱?对于挣钱的价值观从我大学毕业到现我就没怎么变过,那就是我更多关注的是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值那个价钱,让别人愿意付钱。另外一方面,我发现,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不计较一些短期得失,越计较短期得失的人往往都是很平庸的人。有能力的人不会关心自己的年终奖得拿多少,会不会晋升,他们更多的关心自己真正的实力有没有超过更多的人,更多的关注的是自己长远的成长,而不是一时的利益。聪明的人从来不关心眼前的得失,不会关心表面上的东西,他们更多关心的是长期利益,关心长期利益的人一定不是投机者,一定是投资者,投资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投资在能让自己成长和提升的地方,那些让自己可以操更大的盘的地方,他们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而投机者在职场上会通过溜须拍马讨好领导,在学习上追求速成,在投资上使用跟随策略,在创业上甚至会不择手段,当风险来临时,投机者是几乎完全没有抗风险能力的,他们所谓的能力只不过因为形势好。

 

技术。对于计算机技术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我并不害怕要学的东西很多,因为学习能力是一个好的工程师必需具备的事,我不惧怕困难和挑战。我觉得在语言和技术争论谁好谁坏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没有完美的技术,Engineering 玩的是 Tradeoff。所以,我对没有完美的技术并不担心,但是我反而担心的是,当我们进入到一些公司后,这些公司会有一些技术上的沉淀也就是针对公司自己的专用技术,比如一些中间件,一些编程框架,lib库什么的。老实说,我比较害怕公司的专用技术,因为一旦失业,我建立在这些专用技术上的技能也会随之瓦解,有时候,我甚至害怕把我的技术建立在某一个平台上,小众的不用说了,大众的我也比较担扰,比如Windows或Unix/Linux上,因为一旦这个平台不流行或是被取代,那么我也会随之淘汰(过去的这20年已经发生过太多这样的事了)。为了应对这样的焦虑,我更愿意花时间在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的本质上,这导致我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技术的设计方法,以及内在原理。所以,当国内的绝大多数程序员们更多的关注架构性能的今天,我则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编程范式,代码重构,软件设计,计算机系统原理,领域设计,工程方法……因为只有原理、本质和设计思想才可能让我不会被绑在某个专用技术或平台上,除非,我们人类的计算机这条路没走对。

 

职业。在过去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从基层工程师做到管理,很多做技术的人都会转管理,但我却还是扎根技术,就算是在今天,还是会抠很多技术细节,包括写代码。因为我心里觉得,不写代码的人一定是做不好技术管理的,因为做技术管理有人要做技术决定,从不上手技术的人是做不好技术决定的,另一方面,我觉得管理是支持性的工作,不是产出性的工作,大多数的管理者无非是因为组织大了,所以需要管人管事,所以,必然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各种问题,甚至办公室政治,然而,如果有一天失业了,大环境变得不好了,一个管理者和一个程序员要出去找工作,程序员会比管理者更能自食其力。所以,我并不觉得管理者这个职业有意思,我还是觉得程序员这个有创造性的职业更有趣。通常来说,管理者的技能力需要到公司和组织里才能展现,而有创造力的技能的人是可以自己独立的能力,所以,我觉得程序员的技能比管理者的技能能让我更稳定更自地活着。所以,我更喜欢“电影工作组”那样的团队和组织形式。

 

打工。对于打工,也就是加入一家公司工作,无论是在一家小公司还是一家大公司工作,都会有好的和不好的,任何公司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这个需要承认。首先第一的肯定是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任务(但我也不会是傻傻地完成工作,对于一些有问题的任务我也会提出我的看法),然后我会尽我所能在工作找到可以提高效率的地方进行改善。在推动公司/部门/团队在一技术和工程方面进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进步是需要成本的,有时候,这种成本并不一定是公司和团队愿意接受的,而另外,从客观规律上来说,一件事的进步一定是会有和现状有一些摩擦的。有的人害怕有摩擦而忍了,而我则不是,我觉得与别人的摩擦并不可怕,因为大家的目标都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做事的标准和方式不一样,这是可能沟通的,始终是会相互理解的。而如果你没有去推动一个事,我觉得对于公司对于我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对人生的浪费,敬业也好,激情也好,其就是体现在你是否愿意冒险去推动一件于公于私都有利的事,而不是成为一个“听话”、“随大流”、“懒政”的人,即耽误了公司也耽误了自己。所以,我更信仰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等着被开除》,这些东西,可参看《我看绩效考核》,以及我在Gitchat上的一些问答

 

创业。前两天,有个小伙来跟我说,说他要离开BAT要去创业公司了,说在那些更自由一些,没有大公司的种种问题。我毫不犹豫地教育了他一下,我说,你选择这个创业公司的动机不对啊,你无非就是在逃避一些东西罢了,你把创业公司当做是一个避风港,这是不对的,创业公司的问题可能会更多,去创业公司的更好的心态是,这个创业公司在干的事业是不是你的事业?说白了,如果你是为了你的事业,为了解决个什么,为了改进个什么,那么,创业是适合你的,也只有在做自己事业的时候,你才能不惧困难,才会勇敢地面对一切那种想找一个安稳的避风港呆着的心态是不会让你平静地,你要知道世界本来就是不平静的,找了自己的归宿和目标才可能让你真正的平静。所以,在我现的创业团队,我不要求大家加班,我也不鸡汤洗脑,对于想要加入的人,我会跟他讲我现在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各种机遇,并一直在让他自己思考,我们在做的事是不是自己的事业诉求?还可不可以更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理想去活一次,追逐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并不容易,需要有很大的付出,而也只有你心底里的那个理想值得这么大的付出……

 

客户。基于上述的价值观,在我现在创业的时候,我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我并不会完全的迁就于客户,我的一些银行客户和互联网客户应该体会到我的做的方式了,我并不觉得迁就用户,用户要什么我就应该给什么,用户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虽然这样可以省着精力,更圆滑,但这都不是我喜欢的,我更愿意鲜明地表达我的观点,并拉着用户跟我一起成长,因为我并不觉得完成客户的项目有成就感,我的成就感来自客户的成长。所以,面对客户有些做得不对有问题有隐患的地方,或是有什么做错的事,我基本上都是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因为我觉得把真实的相法说出来是对客户和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不管客户最终的选择是什么,我都要把利弊跟客户讲清楚。我并不是在这里装,因为,我也想做一些更高级更有技术含量的事,所以,对于一些还达到的客户,我如果不把他们拉上来,我也对不起自己。

 

在我“不惑之年”形成了这些价值观体系,也许未来还会变,也许还不成熟,总之,我不愿跟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大多数人都是随遇而安随大流的,因为这样风险最小,而我想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做真正的自己,就像我24岁从银行里出来时想的那样,我选择对了一个正确的专业(计算机科学),呆在了一个正确的年代(信息化革命),这样的“狗屎运”几百年不遇,如果我还患得患失,那我岂不辜负活在这样一个刺激的时代?!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时代中做有价值的事就好了!这个时代真的是太好了!

(全文完)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酷 壳 – CoolShell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422 人打了分,平均分: 4.80 )
Loading...

谈谈我的“三观”》的相关评论

  1. 所以,在我现的创业团队,我不要求大家加班,我也不洗脑,对于加入的人,我会跟他讲各种问题和各种机遇,并一直在拷问他的“灵魂”,我们在做的事是不是你自己的事业诉求?可不可以更好?

    不能要求所有的员工都那样优秀。他们很多都只拿几K的工资吧。所以很多不够那么优秀的员工还是需要被管理,与被洗脑的。

      1. 该洗脑还是要洗脑 但是应该要尊重那些强烈反对洗脑的员工

        就算是找合伙人 也不可能理想化的对方没有任何缺点 跟你想的一模一样 许多人可能合作上有很多优点很适合 但是其他方面有一些缺点 其中可能就包括需要经常打鸡血来刺激 那么针对这样的人 难道就辞退么 还不是看人下菜了

        当然理想情况自然是人人都志同道合 一个眼神就领会

      1. 很多与企业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员工就会需要打打鸡血,洗洗脑,学习一下愿景,文化之类的东西。有认同感才能有凝聚力,至少愿意为公司服务,工作也会累并快乐着,虽然比不上为自己的事业奋斗那种状态。

  2. “而要决定去认谁哪一个事则是令人彷徨和焦虑的(半途而废的人也很多)”

    这里有个错别字,认谁 -> 认准

  3. 感觉三观很靠近,不过创业这块,跟文中所的说的那个小伙有点类似,想更自由的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对于做什么,一开始有些目标,现在却一直在向现实和收入妥协。很谢谢这篇文章,谢谢让我能出生在这个时代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段真的是感同身受。和耗子哥三观契合度非常高。

  5. 而立之年,相似的三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来古人早已帮我们参透这些事之间的联系。

  6. 有点没看明白博主想表达的是啥,作为一个只知道巴结领导和客户的菜鸡程序员。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可能更关注的是每天多睡一个小时,多看会儿书以及少跟老婆吵架(请不要忽略这一点,足够不和谐的夫妻关系能毁掉一切)

    写诗和写作很关注的一个词叫做意象,一套房子在20年前的意义20年后的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就跟20年年前能找到分房子的工作20年后基本找不到一样。 估计就房子这事情不少90后coder不会太明白啥意思。这个跟技术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价值会完全不同。

  7. “也只有在做自己事业的时候,你才能不惧困难,才会勇敢地面对一切。那种想找一个安稳的避风港呆着的心态是不会让你平静地,你要知道世界本来就是不平静的,找了自己的归宿和目标才可能让你真正的平静。” ?

  8. 耗子叔终于更新了,喜大普奔

    前年离职的时候,我还给你投过简历,不过石沉大海了

    anyway,好歹阿里云P7工作机会一大把,转头就去别家了,记恨在心

    哈哈,开玩笑了,简历投过,不记恨

  9. 我觉得18年尝试跨专业考研对我个人的思想也有很大改变。第一次系统的去学习一个专业的基础课程让我很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应该寻求更加有效的手段,还有就是很多专业知识,在自我提升和生活中都有很大帮助,比方说软件工程。而且我也开始很少在网络上与别人争论。也觉得看待问题要用专业的眼光才能看的更加全面,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读书真的很重要。我觉得19年就是我尝试改变自己的一年,也是我考研二战的一年。虽然我是学渣,不过还是会想着去改变自己的。有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经历过才会明白,还是实践要放在第一位啊,哈哈。

  10. 耗子叔终于又更新了

    前年离职后给您投过简历,不过石沉大海了,记恨在心

    开玩笑的,有投过但没记恨

  11. 我也是类似的情况,说白了还是自己懒,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感觉学了也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用不上,不愿意往技术深处走,再一个就是自己比较急躁,我现在是报了很多业余的一些课来疏放自己(演说、画画、音乐)

  12. 我觉得70 80 受到的教育就是以集体利益为主,所以有了您前面说的愤青,抵制。同时家庭的潜移默化以及长辈的教育导致他们会更加圆滑,更加容忍。我觉得您跟像90后非常个性,ps大胆说一句我也在bat工作,但是办公室里面的90后没事就敢走,相反80后感觉没事也喜欢办公室呆着,您可以观察观察,我感觉很有意思,70 80 90 的价值观的差异我感觉真的很大。

  13. 正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中庸和避而不谈,才让某些东西越来越失控。所有人都争取多挣钱,对那些不对的事情不能团结起来发声,一点点失去自由。
    游戏行业的前车之鉴,大家忘了吗?

  14. 认真看了两遍,非常感谢耗哥,文章给了我再一次反思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机会。虽然36岁了还在做基础性的开发维护工作,对未来也迷茫,但内心还是不想就此放逐。

  15. 请问,如果客户认准了他的方式是对的,说服不了,这个时候如何解决?不做这个?

    1. 不一定非得要说服对方,或者屈尊自己。而只是陈述一个观点,告诉利弊就可以,我们不能替别人选择,也不能想着我们为别人选择。

  16. 认同感满满,也许是自己也奔四的年纪。尤其是世界观那部分,不出去看看,哪里来的世界观?偏听则暗。我现在生活生活在日本,可是上一辈的人天天在看抗日剧,还总是担心我的人身安全,我已经疲于解释,所以告诉他们我在敌后是有伪装的,不用担心。

  17. 很认同耗子叔的观点,作为一个技术人,现在也不会再急功近利,而是打牢基础,抓原理,只有这样未来才能更有价值。

  18. 耗子叔找到了自我,走人生的路真好。我觉得每个人都该去找自己的路,编程也好,其它也好,不可局限自己才是。

  19. 耗子叔形成了自我,走出了自己的路,真好。
    可我想说的是,道路千万条,每个人都要去找自己的路。
    “正确的专业”、“正确的年代”,“刺激的时代”,这些都是好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走出自己的路,去追寻内心的正确,而不要一味追求外在环境的“正确”,不要误解了才好。

  20. 在步入互联网行业之前,我感觉我是一具没有灵魂的驱壳,自从看了你们的文章后灵魂才有了些许的改变,皓叔算是我精神世界启蒙者之一

  21. “有人的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我深以为然,而且,我觉得选择和决定,比努力更难”,深有感触,选择确实是最难最让人焦虑的,找到方向以后坚持和努力相对轻松多了。快37岁了,选择了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底层方向重新出发。感谢皓哥好文。

  22. 看来我们三观很符合呀。目前百度上班,不到三十,按国内技术氛围技术都会转管理,我就想做点技术,纯粹点,哈哈。

  23. 面对人生,你每天都在作一个一个的决定,在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有的决定大,有的决定小,你的人生的轨迹就是被这一个一个的决定和选择所走走出来的。

    这句话完全吻合胰脏里女主的观点,感性的人相信命运,理性的人注重选择。

回复 CodeCola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