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事和三个问题

三个事和三个问题

从9月份开始,是很多在校毕业生的择业时期,有很多很多朋友写邮件给我让我帮他们参考如何选择工作(对不起我无法在第一时间回信,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我那繁忙工作和生活都没办法让我能即时回复),并且还有一个已经工作了多年的技术很强的朋友因为跳槽没有跳好,也和我说了很多他 的感受。从这个过程中让我有了很多感触和想法想和大家分享,本来这篇文章1个月前就想写的,只是要写下来时不知道如何整理这么多的东西和思绪。今天也不知道,但是一定要写了,不然,我的这些感触和想法就会越来越不新鲜了。

注:这篇文章里的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其不可避免地会加上我强烈的个人情怀和个人色彩叙述的过程可能比较乱,但我能确保这些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第一个事:网友的来信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杭州的学生的故事,其有两个offer,一个是北京的(雅虎研发中心),另一个是杭州的一个做商业智能软件的公司,也是美国的上市公司。他在给我的来信内心纠结地说:

雅虎其实很想去,虽然这几年雅虎走下坡,但还是大公司,牌子硬,里面牛人也多,有助于自己水平的提升。但感觉北京环境不好,生活不是那么舒坦,也搞不定户口,所以我去的话也只能干个三五年就得考虑跳槽到别的城市安家落户了。这么一跳,在北京积累的各种资源却又带不走 。

杭州,比北京更适合生活,户口不是问题,朋友多,这个公司也比较宽松,有较多的业余时间跟朋友们一起搞点东西。而且这些年这个公司上升的势头,在国内设研发中心也才4年,规模不大,公司本身规模也还不大,我觉得机会还不错。再加上离家近,对家人大概可以多些照应。

关于未来换工作,雅虎做的是搜索,广告,移动互联这几个方面的,东西在互联网企业里面都比较通用,以后跳槽的话,面相对比较宽。杭州的那个做商业智能的公司,据了解其他做的比较好的也就几个大公司如SAP,IBM有这方面的业务。

我和这个同学发了邮件,也打了长途电话,我基本上是这样回复的——

1)户口,离家近,安逸的生活,相比起你的人生经历,你的眼界,你的发展,什么都不是。千万不要让户口限制了你的人生,如果要过安逸轻松的生活,最佳方案是进政府部门,既然要活在体制外,就一定是靠能力,靠经历,一定要有好的经历和能力。

2)眼界,眼界,眼界。这是我们这个国家里的人最需要的东西了,你的眼界决定了你的人生。我对杭州的这家公司一无所知,但是我知道雅虎的一些好处:a)互联网企业,其天地明显要比BI广阔很多,b)技术强,能人多(看雅虎的面试的难度以及一些产品就知道了),c)外企,可以练英语。d) 跨国公司,可以开眼界,或许会有出国机会。e)北京,几乎所有的知名公司都在这里有基地,这里的技术氛围在全国数一数二。为了经历和眼界,辛苦几年又有何妨?!人生还是需要有激情的。

3)经历,经历,经历。问自己一下,我们会在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呆上一辈子吗?不会吧。就算不喜欢北京,就算雅虎这个公司并不完美,但是雅虎的经历,能为你开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4)我认为一个有过几乎失败经历的公司会更牛。Apple被打趴下过,Amazon也被打趴下过,只有被打趴下过而又能站起来的公司和人才是真正伟大的。如果Yahoo还能站起来,它一定会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小伙子是个很聪明的人,也是个对生活有激情的人,所以,最后毁了“三方”选择了雅虎。他说:

最终选择雅虎的原因是,我觉得趁早年轻先出去看看,北京还是一个开阔视野的好地方。我要是一开始就选择杭州,以后估计不太会出去了,人生短暂,我还是希望多经历一些多体会一些。我从不畏惧在北京是否有户口,那里的房价是否承受的起,我觉得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必要太多的考虑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的发展。

而我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一方面,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就此被我改变了,我的心里很复杂。另一方面,万一他来北京不是很顺怎么办?会不会说我骗了他?在这里,我想对这个朋友说——“保持你的热情,努力开你的眼界,努力提高你的能力,你不可能走得不好的,就算雅虎有一天倒下了,也会有很多个更好机会等着你的,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帮助你的”。

这样的来信还有很多很多,户口,薪资,是否去大城市,几乎都成了大家考虑的重点。这个年代实在是太浮躁了。我在此想告诉大家,对于你的人生你应该把“和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提到你择业优先级最高的地位,没有之一。我的答案是,“和有激情能做事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生活在如此刺激的年代,一定要去经历那些最刺激最有意义的东西,这样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

第二个事:Amazon的校园招聘

在Amazon校招的其间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比如:

1)在哈尔滨校招过后,我被公司里的一些同事亲切地称为“体型魁梧的男子”,呵呵。希望这位同学毕业的时候还能来Amazon面试,这样,我就能再“虐你一次”。哈哈。

2)这次Amazon的校招在北京,天津,西安,武汉,哈尔滨等地进行了招聘,大家知道我们用什么面试题来面这些快毕业的学生吗?我们用面试高级程序员的问题来面试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我和我的团队里的那些高级程序员说:“你们应该庆幸你们面试的时候没有被回这些问题”)。你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收获?主要有两点收获:

  • 武汉的学生太给力了。你们的能力超出了所有其它城市的学生,包括北京。这让我们很诧异,搞得我们几个经理都在思考是不是要去武汉建Amazon的研发分部去了。我个人的分析是:武汉属于中心城市和北京等大城市的沟通相当地好,在这里的学生和在北京的学生有一样的眼界和技术氛围,但却没有在大城市的同学们的浮燥,能踏下心来专研技术
  • 学C++的同学比学Java的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因为两个原因,a) C++需要了解系统知识,b) C++的程序员几乎什么事都得自己干。(参看我的《如何学好C语言》和《如何学好C++语言》,当然,Java还是很牛的,比如OO方面)

3)有一个同学接受了Amazon的offer后,给我来信诉说,给他打电话的经理告诉他要做的是测试为主的工作。然后,他给我发邮件来和倾诉,我说,如果你不喜欢,你就要说出来,不要将就,将就出来的人生只会平添许多烦恼和后悔。在此,我想在这里澄清两个事:

  • Amazon不会强行把你分配到团队中,只要你有想去的团队,你就应该说出来。我们一开始会内部做分配,这样做只是为了效率,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已经被最终分配到那个团队中去了,无法再调整了。只要你提出来你想做什么。我们会把你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并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你的要求。相信经理们给你们电话的时候都说过这样的内容了。
  • Amazon所有的“蓝卡员工”(在Amazon工作5年以内的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可以有条件地在Amazon内部transfer。条件只有一个:你的工作业绩要很不错,在相同级别的员工中是中坚力量。你可以直接申请其它团队的招聘职位(这个其它团队包括了美国总部在内的全世界的团队),经过流程简单的面试就可以正式transfer。没有人可以阻止你,那怕是Jeff Bezos也无权阻止你。(这个政策要比北京户口更有价值吧?!Think it Big!)

4)最后一个有关校园招聘的事发生在我的团队。我觉得我可能要失去这个获得offer的学生了。他在腾讯和亚马逊之间更倾向于腾讯,因为他在腾讯实习过。他一开始的理由主要是,一个是户口问题,腾讯可以解决户口,另一个是他想做底层的C/C++,而不是Java。后面的理由又转变为腾讯的团队文化,等等。

我已经给他打过两次电话了,也和他说过许多,和第一个故事里说得差不多。对于是否做C/C++还是Java这方面的事,他和我说,他想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一个专家。我对他说的这个专家有些模糊,我只是和他说——“软件的精髓不在于你对系统底层有多了解,也不在语言层面,而是在于设计和架构,而设计和架构这种东西只能靠多想多看”,我和他说,Amazon不是一个喜欢分享的公司,Amazon内部很多技术和设计水平可能是外部的人无法想像的。我希望他能来我的团队和大家工作一段时间真正感受一下,再做打算。(当然,要是他不明白这些事,我也觉得他不来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另外,我想对所有的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公司,一种是“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另一种是“知识密集型”的公司,很多公司把软件做成了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在那里永远无法做出能够让业界所震撼的东西,而有的公司才能把其做成“知识密集型”的公司,在那里,你会看到世界因为他们而改变”。如果你不能理解这句话的话,你不妨想像一个网上卖书的的公司干出连Google都赶不上的“平台”(参看“Steve Y的Amazon和Google平台论”),你不妨想像一个做MP3播放器的公司可以改变唱片业乃至改变世界。

不管这位同学最终能不能成选择我的团队的一员,我都会送你一本《Steve Jobs》,额外,我还会送你一件我团队自己制作的T恤(见下图,谢谢我的HR Recruiter当模特)。

第三个事:朋友的跳槽

我有一个普通朋友,几个月前跳槽去了一家正在高薪挖人的国内的快要准备IPO的公司。他们开出的薪水和条件非常地诱人。给我这个朋友的开出薪水和那个职位诱惑力太大了。一般人都很难拒绝。但是,当他入职了以后,他发现了这个公司内有很多东西是相当恶心和让他无法接受的,这个公司就可能连“劳动密集型”的公司都不算,非常发不重视技术,在技术上做的东西相当地不规范,在那里的技术人员不但相当地苦逼,而且干的事相当的垃圾,出了问题,所有的团队都在互相推诿,管理非常混乱。这让我的那个朋友非常地难受,在那里的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而且他无法改变,高管也很难改变这种局面。整个公司在一种疯狂地暗无天日的状态下工作。我对这个朋友目前的善感到担忧。

但是,我想借这个事来谈谈我的想法。我承认薪水和职位是一种价值,但是,人生的价值只有这个吗?你一年少了那几万块钱,你也穷不了,你多了那几万块钱,你也富不了,为什么不去追求那些比那几万块钱更有价值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能和那些有梦想有追求有能力的人一起去经历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能够造福社会、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事情

我从我的上一份工作到现在的工作,我的薪水不但没怎么涨,只是执平,而我的职位还比上一家公司降了一级(而且我还放弃两年内职位还可能再次晋升的机会),我管的团队从4个团队减到了一个很小的5个人左右的团队(现在我坚持小的团队做大事)。我来Amazon之前,这个事让我整整思考了2个多月。最终我发现,职位和薪水这些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因为我是做事的人,而只有有意义的经历才能真正喂饱我。而我目前在Amazon里做的这个事,是可能改变历史的事,是那种可以让我一想起来就会兴奋的事。

我知道,价值并不仅仅只是名利权,对此我只想说,不要把自己给卖了

三个问题

其实,我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只不过我写得太多了,差不多到文章该结束的时候了。那些事改天再说吧。我经历的这些事让我思考了很多很多。每年年底都是我情绪比较低沉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是我反思一年中的得失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会有一些不安,那种我害怕已经虚度了这一年的那种不安。

2011年的年底,我问了我自己三个问题:

1)每天早上醒过来的时候,我会为什么感到兴奋?是什么在驱动着我去开始新的一天?

2)现在的经历有没有让我有这种兴奋的感觉?这种让我充满力量和期待的感觉?

3)有没有浮燥,有没有得到认可?身边的人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对自己认可?

我把我自己的这三个问题共享给大家,我有我的答案,相信你也有你的答案。

在2011年的年底,我希望大家的2011年没有虚度,而2012年能经历那些有意义的的事。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酷 壳 – CoolShell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74 人打了分,平均分: 4.57 )
Loading...

三个事和三个问题》的相关评论

  1. 亚马逊的内部transfer机制好大气呀,我想一般的公司是不会有这样的机制的。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准确得知其他地方的职位信息的。

  2. 嗯,是的。的确是这样,和我想的一样。钱和职位都无所谓,关键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样钱才会越来越多。

  3. 收藏了,不知道lz说的是不是全对,不过我确实不喜欢北京。隔壁一个学长06年研究生毕业就在华为工作,一开始在深圳,后来去中东待过两年,回来后再北京,一个人带一个团队,月薪2万,可他还是选择回老家成都。他老婆和两岁大的孩子都在成都,在成都有房有车,但在北京还和我一样就租1500一月的小单间,据他说原来住地地方比这单间还小,90平米的一套房子被分割为十小间,而且还是第五手房东。他告诉我最好一毕业就买房,否则肯定会后悔,如今他30岁了,头发脱落的很厉害,估计再待两个月就要从华为辞职了,回老家成都,他就是这么对我说的。

  4. 慢慢来,刚开始还是锻炼为主,当然能去大公司相信很多人都会去的,不过大公司的锻炼未必有小公司好

  5. 谢了,很多观点很有意义。不过有些观点太过理想化了。我觉的得先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才能再谈理想。

  6. 去详细了解了第一个故事,感觉作为一个本科生压力很大,虽然那两个问题我都会答。今天刚去联系了老师,老师表示:你基本什么也不会。

  7. @陈皓
    个人认为理想什么时候都可以谈,关键是在合适的时候谈。LZ应该处于发展上升期,思想很好,理想很大;居安思危。

  8. 户口还是很重要的,你毕竟要考虑你的小孩上学的问题。等你有了家庭,有了小孩之后,这句话“户口,离家近,安逸的生活,相比起你的人生经历,你的眼界,你的发展,什么都不是“可能会反过来说。

  9. 感觉楼主有点再为Amazon打广告。如果Amazon真的是那么求才若渴,真的是一个好伯乐,就应该去关注毕业生所关注的户口问题,而不是去淡化或者逃避这个问题。Amazon为什么不从自身角度去想象,为什么自己连给毕业生一个基本的户口本都做不到?

    1. 1)北京户口这个东西不能保证,但是据我所知,前两年的进入Amazon的学生都100%地解决了户口。我来北京十年了,到今天也没有北京户口,但我有北京工作居住证,和户口一样。只是孩子考大学要去户籍所在地,对于户口,好像就只是一个孩子上学的问题,那就让孩子出国吧。

      2)如果你的觉得户口很重要,并直接关系到了你的人生,那么你应该选择可以给你解决户口的地方。

  10. 陈皓 :如果你只看到了车子房子的话,那么,我说的这些的确是“错的”。

    多谢lz指点,好在我是江苏人,可以考虑回家去苏州上海一带发展的。这样就离家和工作两不误了

  11. 我在西雅图的Amazon总部实习过3个月,问过同事对中国分部程序员的看法,普遍负面,说是做事风格上有差异,难以沟通管理。和这里所暗示的东西似乎是矛盾的。

  12. 写得太漂亮了.
    眼界非常重要。年轻人就应该到处走。软件的精髓在设计和架构。规范的团队很重要。

  13. 核桃博客 :
    5. 对毕业生说设计和架构我觉得有点误导人,而且设计和架构也需要建立在对各种技术细节原理的清楚掌握上,nb的设计和架构师必然是可以自己从头写系统的人, 过早关注宏观层面完全是误入歧途;好比搞java的不熟悉并发,IO,gc,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设计/架构

    很赞同这个观点,系统的设计和构架不是一促而成的,需要很多时间来磨练,再说谈构架和设计大多都是指经验上的东西,我想那个学生所说的关注底层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大家理解的底层
    我眼中的底层,是那些看起来不被大部分人重视的,比如系统,内核,网络协议,等等
    抛开这些“底层”来谈系统构架,和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

  14. 不知陈皓老师说的你正在做“有可能改变世界”的事情是什么?Kindle, AWS,还是其他?呵呵

  15. 经常关注博主blog,对第一个故事颇有感触,感谢你再次帮我验证并坚信我自己的选择。

  16. 大公司更注重流程和规范吧。小公司对个人技术等角度的提升估计会比大公司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先到大公司感受下企业氛围,流程规范等。也算见识见识吧。
    实习这段时间,体验到了腾讯这边的氛围,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体验下Amazon的氛围,吼吼。

  17. 呃,煽情的说,看完我有点感动,好像有时候特别迷茫时看到你的文章又觉得有方向了,眼界眼界眼界,以及理想!

  18. 这…写得很精彩,让我对amazon这公司好奇起来了..:-)
    不过,很多人是真不喜欢北京,我想要去大城市的话上海或许也不错吧;
    还有,杭州也不是像博主说得那么没搞头哇

  19. 新年快乐!
    我感觉他是把模糊的话和真话掺在起说了,具体的辨别还是要看个人。

    例如这句“
    软件的精髓不在于你对系统底层有多了解,也不在语言层面,而是在于设计和架构,而设计和架构这种东西只能靠多想多看”

    如果不足够了解底层,拼经验去设计架构,恐怕架构不会持久的。
    因为一个构造运行和维护良好的架构,涉及太多底层的实现了。
    最近小组里遇到一个多线程并发锁死就有种这样的味道,并不是架构错了,是系统底层调度锁死,业务无法支撑,最后还是要深入底层去fix掉。

    对了,别看IP了,没意思

    1. 不冲突。其实,只要多想多看,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多想想是怎么做到这样的,你自然会对底层有了解的。

  20. 国产程序员一向过于自负,而且确实眼界短浅,我面试时遇到过说我毕业论文是关于模型检测的,众人沉默,我知道他们没听过,不懂这个,但是出于求知心和好奇心 这连个程序员基本素养,应该至少让我简短的介绍一下才对,结果半天磨出一句:你给解释下struts的原理吧… …我当时就反胃了。

  21. 很多公司都说可以内部transfer,其实进去后会发现几乎是一句空话。
    更让人可气的是: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要建立所谓的工程师文化,无论那个企业是多么的官僚。
    还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几乎搜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赞成什么问题驱动,小步快跑。
    不过,我感觉有时候比较迷惑,
    说一套做一套的公司和人,太多了。

  22. starshine :
    很多公司都说可以内部transfer,其实进去后会发现几乎是一句空话。
    更让人可气的是: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要建立所谓的工程师文化,无论那个企业是多么的官僚。
    还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几乎搜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赞成什么问题驱动,小步快跑。
    不过,我感觉有时候比较迷惑,
    说一套做一套的公司和人,太多了。

    不过,我并不是质疑亚马逊的内部transfer的机制,只是借题发挥,确实我感觉很多公司说一套做一套。

  23. 作者互联网行业的 对互联网了解比较多一点,因此第一个有一点点传教士的味儿。

    前一阵子朋友也在校招中找找工作,也是计算机系的名牌
    可以肯定的是,她真心的不是特别喜欢技术,所以做技术可能就是码农了。
    你向那位的建议偏向yahoo,但是对另外一家了解不是太多。所以感觉多少有点马虎了,毕竟想你说的可能影响很大

    另外评论中女生做技术这个问题,现实中真少,产品、uc测试中必中的倒是不少
    一来多数怕吃苦,想轻轻松松的温饱就行了。
    二来水平、起点,不是每个人都进一个不错的大公司,技术女+杂乱的小公司真的不轻松

    确实,只要肯吃苦、有耐心,估计什么人什么事儿都能做好,可惜做到很难,所以还是看个人的。
    都是以前的积累,以前功夫做足了,怎么也不会太差。

  24. 亚马逊的内部transfer机制好大气呀,我想一般的公司是不会有这样的机制的。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准确得知其他地方的职位信息的。
    =============一般的美国公司都有这个机制。 据我所知,思科的人也可以去国外。 只是我觉得根本不能成为招聘的卖点, 这个太难了,而且成本太高

  25. 应聘了多家公司感觉亚马逊在校招上是做的最好的~ 应聘者有被尊敬的感觉~

  26. 这个就业态度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身就没有使用与所有人所有情况的真理,有些学生毕业有经济压力需要养家糊口,对他们而言做“码农”就可以知足了,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经济压力,只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学习的人而言,则又是另外一会事了,就像我的留学的同学,大部分并没有立即就业养家糊口,买房买车的任务,仅仅是出于个人爱好,和职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出国留学的。他们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也更接近于科研,拿出国内的面试题给他们做肯定是一片狼藉,但是他们有想法有创新,有不断学习研究的自我驱动力,这和码农学习一门技术就准备靠着这个吃一辈子的“技术工人”心理是有本质区别的。

  27. 多谢“体型魁梧的男子”的指点,希望我毕业的时候也能遇到你面试,体验被虐的快感……

  28. 现在对Amazon确实比较感兴趣,当前公司待了快8年了,再往上的技术氛围不太好,明年准备对自己革下命,换个东家,Amazon首选,Ericsson第二,哈哈

  29. 其实我目前的状况就和第三个故事有点相似,但是薪资没那么夸张,不过后面的东西基本一样,各种恶心,呵呵……正在等待年后,其实我倒是想去亚马逊呐,可惜木有人要……

回复 偶系老虎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