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d by
作者: 陈皓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身养德,不以穷困而改志
关于我”极客时间“的专栏

关于我”极客时间“的专栏

不少朋友都知道我在“极客时间”上开了一个收费专栏,这个专栏会开设大约一年的时间,一共会发布104篇文章。现在,我在上面以每周两篇文章的频率已发布了27篇文章了,也就是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新的一年开始了,写专栏这个事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感想,所以,我想在这里说一下这些感受和一些相关的故事,算是一个记录,也算是对我专栏的正式介绍,还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点。(当然,CoolShell这边还是会持续更新的)

为什么要开设一个收费专栏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要开这个收费专栏。

老实说,我一开始根本就不想开收费专栏的,是的,完全不想!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我在创业中,我自然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我以前在《为什么我不在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也说过,我觉得知识最好的方式是被检索、讨论、引用、整理、补充和更新。所以,收费这种模式,我感觉并不利于很好的传播。但是,我为什么还干了这么一件事?这事还得从2017年6月份开始说起。

这个月,一共有三家技术社区来找我,都是希望我能去他们那边开收费专栏,其中一家就是“极客邦科技”。对于这三家来说,从一开始我就是以婉拒的姿态回应的。而“极客邦科技”来找我的时候和我说,一周写五篇,写一年,一共260篇。我当时心想,“去你的,当我啥呢,你们真以为技术文章好写啊”?然后,他们问我可以写多少,我说,我现在也就一个月一篇的节奏……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41 人打了分,平均分: 4.16 )
Loading...
Go语言、Docker 和新技术

Go语言、Docker 和新技术

上个月,作为 Go 语言的三位创始人之一,Unix 老牌黑客罗勃·派克(Rob Pike)在新文章“Go: Ten years and climbing”中,回顾了一下 Go 语言的发展过程。其中提到,Go 语言这十年的迅猛发展大到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并且还成为了云计算领域中新一代的开发语言。还提到了,中国程序员对 Go 语言的热爱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甚至他们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这让我想起,我在 2015 年 5 月份拜访 Docker 公司在湾区的总部时,Docker 负责人也和我表达了相似的感叹: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中国有那么多人喜欢 Docker,而且还有这么多人在为 Docker 做贡献,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意外。此外,还跟我说,中国是除了美国本土之外的另一个如此喜欢 Docker 技术的国家,在其它国家都没有看到。

的确如他们所说,Go 语言和 Docker 这两种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的云计算技术,而且可以看到其发展态势非常迅猛。而中国也成为了像美国一样在强力推动这两种技术的国家。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感到非常高兴的事,因为中国在跟随时代潮流这件事上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然而,从 2014-2015 年我在阿里推动 Docker 和 Go 语言的痛苦和失败过程中,以及这许多年来,有很多很多人问我是否要学 Go 语言,是否要学 Docker,Go 和 Docker 是否能用在生产线上,这些问题看来,对于 Go 语言和 Docker 这两种技术,在国内的技术圈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和群体还在执观望或是不信任的态度。

所以,我想写这篇文章,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下我的观点和看法。

  • 一个方面,为什么 Go 语言和 Docker 会是新一代的云计算技术。
  • 另一个方面,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如何识别什么样的新技术会是未来的趋势。

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会把这两个问题揉在一起谈。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08 人打了分,平均分: 4.18 )
Loading...
关于Facebook 的 React 专利许可证

关于Facebook 的 React 专利许可证

随着Apache、百度、Wordpress都在和Facebook的React.js以及其专利许可证划清界限,似乎大家又在讨论Facebook的这个BSD+PATENT的许可证问题了。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Medium读过的一篇文章——《React, Facebook, and the Revocable Patent License, Why It’s a Paper》,我觉得那篇文章写的不错,而且还是一个会编程的律师写的,所以有必要把这篇文章传播到中文社区这边来。注意,我不会全部翻译,我只是用我的语言来负责搬运内容和观点,我只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世界以及专利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避免你看到某乎的“怎么看待XXX”这类的问题时人云亦云,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Dennis Walsh,他自称是亚历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律师,主要针对版权法和专利诉论的法律领域。但是这个律师不一样,他更很喜欢商业和软件多一些。现在他用React/GraphQL/Elixir在写一个汽车代理销售相关的软件,而且已经发布到第2版了。

首先,作者表明,专利法经常被人误解,因为其实充满了各种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所以,作者用个例子来讲述专利的一个原则 —— 专利并不是授于让你制造或开发的权利,而是授予你可以排他的权利。(事实上似乎也是这样,申请专利很多时候都不是为了制作相关的产品,而是为了防止别人使用类似的技术制作相关的产品)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63 人打了分,平均分: 4.16 )
Loading...
如何免费的让网站启用HTTPS

如何免费的让网站启用HTTPS

今天,我把CoolShell变成https的安全访问了。我承认这件事有点晚了,因为之前的HTTP的问题也有网友告诉我,被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在访问我的网站时加入了一些弹窗广告。另外,HTTP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rank会更低。所以,这事早就应该干了。现在用HTTP访问CoolShell会被得到一个 301 的HTTPS的跳转。下面我分享一下启用HTTPS的过程。

我用的是 Let’s Encrypt这个免费的解决方案。Let’s Encrypt 是一个于2015年推出的数字证书认证机构,将通过旨在消除当前手动创建和安装证书的复杂过程的自动化流程,为安全网站提供免费的SSL/TLS证书。这是由互联网安全研究小组(ISRG – Internet Security Research Group,一个公益组织)提供的服务。主要赞助商包括电子前哨基金会Mozilla基金会Akamai以及Cisco等公司(赞助商列表)。

2015年6月,Let’s Encrypt得到了一个存储在硬件安全模块中的离线的RSA根证书。这个由IdenTrust证书签发机构交叉签名的根证书被用于签署两个证书。其中一个就是用于签发请求的证书,另一个则是保存在本地的证书,这个证书用于在上一个证书出问题时作备份证书之用。因为IdenTrust的CA根证书目前已被预置于主流浏览器中,所以Let’s Encrypt签发的证书可以从项目开始就被识别并接受,甚至当用户的浏览器中没有信任ISRG的根证书时也可以。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88 人打了分,平均分: 4.09 )
Loading...
Linux PID 1 和 Systemd

Linux PID 1 和 Systemd

要说清 Systemd,得先从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说起。Linux 操作系统的启动首先从 BIOS 开始,然后由 Boot Loader 载入内核,并初始化内核。内核初始化的最后一步就是启动 init 进程。这个进程是系统的第一个进程,PID 为 1,又叫超级进程,也叫根进程。它负责产生其他所有用户进程。所有的进程都会被挂在这个进程下,如果这个进程退出了,那么所有的进程都被 kill 。如果一个子进程的父进程退了,那么这个子进程会被挂到 PID 1 下面。(注:PID 0 是内核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内进换页,参看:Process identifier

SysV Init

PID 1 这个进程非常特殊,其主要就任务是把整个操作系统带入可操作的状态。比如:启动 UI – Shell 以便进行人机交互,或者进入 X 图形窗口。传统上,PID 1 和传统的 Unix System V 相兼容的,所以也叫 sysvinit,这是使用得最悠久的 init 实现。Unix System V 于1983年 release。

sysvint 下,有好几个运行模式,又叫 runlevel。比如:常见的 3 级别指定启动到多用户的字符命令行界面,5 级别指定启起到图形界面,0 表示关机,6 表示重启。其配置在 /etc/inittab 文件中。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00 人打了分,平均分: 4.57 )
Loading...
我看绩效考核

我看绩效考核

(本来,这篇文章应该在5月份完成,我拖延症让我今天才完成)

前些天,有几个网友找我谈绩效考核的事,都是在绩效上被差评的朋友。在大致了解情况后,我发现他们感到沮丧和郁闷的原因,不全是自己没有做好事情,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做好公司交给的事,一方面,持一些疑义,因为我很明显地感到他们和公司对一件是否做好的标准定义有误差,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上的问题也承认。不过,让他们更多感到沮丧的原因则是,公司、经理或HR和他们的谈话,让他们感觉整个人都被完全否定了,甚至有一种被批斗的感觉。这个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因为我也有相似的经历,所以,我想在这里写下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对一些绩效考核的感受。先放出我的两个观点:

1)制定目标和绩效,目的不是用来考核人的,而用来改善提高组织和人员业绩和效率的。

2)人是复杂的,人是有状态波动的,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轻易否定人,绩效考核应该考核的是事情,而不是人。

我个人比较坚持的认为——绩效分应该打给项目,打给产品,打给部门,打给代码,而不是打给人。然而现在的管理体制基本上都是打给人,而很多根本不擅长管理的经理和HR以及很多不会独立思考的吃瓜群众基本上都会把矛头指向个人,所以,当然会有开批斗会的感觉。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54 人打了分,平均分: 4.60 )
Loading...
Go编程模式:修饰器

Go编程模式:修饰器

之前写过一篇《Python修饰器的函数式编程》,这种模式很容易的可以把一些函数装配到另外一些函数上,可以让你的代码更为的简单,也可以让一些“小功能型”的代码复用性更高,让代码中的函数可以像乐高玩具那样自由地拼装。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修饰器decoration这种编程模式情有独钟,这里写一篇Go语言相关的文章。

本文是全系列中第7 / 10篇:Go编程模式

看过Python修饰器那篇文章的同学,一定知道这是一种函数式编程的玩法——用一个高阶函数来包装一下。多唠叨一句,关于函数式编程,可以参看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函数式编程》,这篇文章主要是,想通过从过程式编程的思维方式过渡到函数式编程的思维方式,从而带动更多的人玩函数式编程,所以,如果你想了解一下函数式编程,那么可以移步先阅读一下。所以,Go语言的修饰器编程模式,其实也就是函数式编程的模式。

不过,要提醒注意的是,Go 语言的“糖”不多,而且又是强类型的静态无虚拟机的语言,所以,无法做到像 Java 和 Python 那样的优雅的修饰器的代码。当然,也许是我才才疏学浅,如果你知道有更多的写法,请你一定告诉我。先谢过了。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51 人打了分,平均分: 4.10 )
Loading...
如何重构“箭头型”代码

如何重构“箭头型”代码

本文主要起因是,一次在微博上和朋友关于嵌套好几层的if-else语句的代码重构的讨论(微博原文),在微博上大家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和想法。按道理来说这些都是编程的基本功,似乎不太值得写一篇文章,不过我觉得很多东西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东西出发,到达本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写一篇的文章。不一定全对,只希望得到更多的讨论,因为有了更深入的讨论才能进步。

文章有点长,我在文章最后会给出相关的思考和总结陈词,你可以跳到结尾。

所谓箭头型代码,基本上来说就是下面这个图片所示的情况。

那么,这样“箭头型”的代码有什么问题呢?看上去也挺好看的,有对称美。但是……

关于箭头型代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88 人打了分,平均分: 4.43 )
Loading...
AWS 的 S3 故障回顾和思考

AWS 的 S3 故障回顾和思考

Gitlab的误删除数据事件没几天,“不沉航母” AWS S3 (Simple Storage Service)几天前也“沉”了4个小时,墙外的半个互联网也跟着挂了。如约,按 AWS 惯例,AWS今天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故障报告《Summary of the Amazon S3 Service Disruption in the Northern Virginia (US-EAST-1) Region》。这个故障和简单来说和Gitlab一样,也是人员误操作。先简单的说一下这份报中说了什么。

故障原因

简单来说,这天,有一个 AWS 工程师在调查 Northern Virginia (US-EAST-1) Region 上 S3 的一个和账务系统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S3的账务系统变慢了(我估计这个故障在Amazon里可能是Sev2级,Sev2级的故障在Amazon算是比较大的故障,需要很快解决),Oncall的开发工程师(注:Amazon的运维都是由开发工程师来干的,所以Amazon内部嬉称SDE-Software Developer Engineer 为 Someone Do Everything)想移除一个账务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下的一些少量的服务器(估计这些服务器上有问题,所以想移掉后重新部署),结果呢,有一条命令搞错了,导致了移除了大量的S3的控制系统。包括两个很重要的子系统: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85 人打了分,平均分: 4.38 )
Loading...
从Gitlab误删除数据库想到的

从Gitlab误删除数据库想到的

昨天,Gitlab.com发生了一个大事,某同学误删了数据库,这个事看似是个低级错误,不过,因为Gitlab把整个过程的细节都全部暴露出来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东西,而对于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自己以前也干过,而在最近的两公司中我也见过(Amazon中见过一次,阿里中见过至少四次),正好通过这个事来说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想和观点吧。我先放个观点:你觉得有备份系统就不会丢数据了吗?

事件回顾

整个事件的回顾Gitlab.com在第一时间就放到了Google Doc上,事后,又发了一篇Blog来说明这个事,在这里,我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个事件的过程。

首先,一个叫YP的同学在给gitlab的线上数据库做一些负载均衡的工作,在做这个工作时的时候突发了一个情况,Gitlab被DDoS攻击,数据库的使用飙高,在block完攻击者的IP后,发现有个staging的数据库(db2.staging)已经落后生产库4GB的数据,于是YP同学在Fix这个staging库的同步问题的时候,发现db2.staging有各种问题都和主库无法同步,在这个时候,YP同学已经工作的很晚了,在尝试过多个方法后,发现db2.staging都hang在那里,无法同步,于是他想把db2.staging的数据库删除了,这样全新启动一个新的复制,结果呢,删除数据库的命令错误的敲在了生产环境上(db1.cluster),结果导致整个生产数据库被误删除。(陈皓注:这个失败基本上就是 “工作时间过长” + “在多数终端窗口中切换中迷失掉了”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87 人打了分,平均分: 4.37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