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d by
作者: 陈皓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身养德,不以穷困而改志
Go 编程模式:Functional Options

Go 编程模式:Functional Options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来讨论一下Functional Options这个编程模式。这是一个函数式编程的应用案例,编程技巧也很好,是目前在Go语言中最流行的一种编程模式。但是,在我们正式讨论这个模式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看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本文是全系列中第3 / 10篇:Go编程模式

配置选项问题

在我们编程中,我们会经常性的需要对一个对象(或是业务实体)进行相关的配置。比如下面这个业务实体(注意,这仅只是一个示例):

type Server struct {
    Addr     string
    Port     int
    Protocol string
    Timeout  time.Duration
    MaxConns int
    TLS      *tls.Config
}

在这个 Server 对象中,我们可以看到: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56 人打了分,平均分: 4.30 )
Loading...
Go 编程模式:错误处理

Go 编程模式:错误处理

错误处理一直以一是编程必需要面对的问题,错误处理如果做的好的话,代码的稳定性会很好。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出现处理的方式。Go语言也一样,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来讨论一下Go语言的出错出处,尤其是那令人抓狂的 if err != nil

在正式讨论Go代码里满屏的 if err != nil 怎么办这个事之前,我想先说一说编程中的错误处理。这样可以让大家在更高的层面理解编程中的错误处理。

本文是全系列中第2 / 10篇:Go编程模式

C语言的错误检查

首先,我们知道,处理错误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错误码,这也是传统的方式,在过程式语言中通常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处理错误的。比如 C 语言,基本上来说,其通过函数的返回值标识是否有错,然后通过全局的 errno 变量并配合一个 errstr 的数组来告诉你为什么出错。

为什么是这样的设计?道理很简单,除了可以共用一些错误,更重要的是这其实是一种妥协。比如:read(), write(), open() 这些函数的返回值其实是返回有业务逻辑的值。也就是说,这些函数的返回值有两种语义,一种是成功的值,比如 open() 返回的文件句柄指针 FILE* ,或是错误 NULL。这样会导致调用者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出错了,需要去检查 errno 来获得出错的原因,从而可以正确地处理错误。

一般而言,这样的错误处理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 C 语言的函数: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44 人打了分,平均分: 4.09 )
Loading...
Go编程模式:切片,接口,时间和性能

Go编程模式:切片,接口,时间和性能

在本篇文章中,我会对Go语言编程模式的一些基本技术和要点,这样可以让你更容易掌握Go语言编程。其中,主要包括,数组切片的一些小坑,还有接口编程,以及时间和程序运行性能相关的话题。

本文是全系列中第1 / 10篇:Go编程模式

Slice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一下Slice,中文翻译叫“切片”,这个东西在Go语言中不是数组,而是一个结构体,其定义如下:

type slice struct {
    array unsafe.Pointer //指向存放数据的数组指针
    len   int            //长度有多大
    cap   int            //容量有多大
}

用图示来看,一个空的slice的表现如下:

熟悉C/C++的同学一定会知道,在结构体里用数组指针的问题——数据会发生共享!下面我们来看一下slice的一些操作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49 人打了分,平均分: 4.29 )
Loading...
百度为什么掉队了

百度为什么掉队了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文章《百度不要用户》这篇文章里的大意是:百度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在2013年猛收购了一些公司来追赶对手或是时代,但都不成功,然后又开始后过来走到技术,大力发展AI,可惜,AI又是一个不是很成熟的事,需要没有上限的投入,而且在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事,然而整个KPI又设计在了盈利上,最后导致内部内耗严重,人才和管理层流失,最终离用户越来越远。

文章中有一个段落的标题是【做决策的是技术】,其中有话是这样的——

在“重技术、轻运营”的百度,产品的主导权和优先权在技术手里,产品和运营的立项话语权相对轻很多。如果是在 PC 时代,这无可厚非,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这就是中国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了,整个社会价值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待见技术的——平时都说技术不重要,但是当有问题出现的的时候,他们都会把问题都推到技术上

虽然我同意这篇文章中大多数观点,但是我对“做决策的是技术造成了问题”有很大的不同意,并不是我是技术人员,我只会站在我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而且,这个结论就是错的。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06 人打了分,平均分: 4.41 )
Loading...
程序员如何把控自己的职业

程序员如何把控自己的职业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我今年3月份在腾讯做的直播,主要是想让一些技术人员对世界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且在这个认识下能够有一个好的方法成就自己。而不是在一脸蒙圈的状态下随波逐流,而日益迷茫和焦虑。直播完后,腾讯方面把我的直播形成文字的形式发了出来,我觉得我可以再做一个精编版。所以,有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我来说,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来看,期间经历了很多技术的更新换代,整个技术模式、业务模式也是一直变来变去,我们这群老程序员成长中所经历的技术比今天的程序员玩的还更杂更多。我罗列一下我学过的,而且还被淘汰掉的技术,大家先感受一下。

- MIS应用开发:FoxPro,PowerBuilder,Delphi
- OA:Lotus Notes,VBScripts
- 微软:ODBC/ADO,COM/DCOM,MFC/ATL,J++
- 服务器:AIX,HP-UX,SCO Unix
- Web:CGI,ISAPI,SOAP
- RPC:CICS,Tuxedo
- J2EE:Websphere,Weblogic
- DB:Sybase,Informix 

我想说的是,无论过去还是今天,我们这些前浪和你们后浪所面对的技术的挑战和对技术的焦虑感是相似的,我们那个时候不但玩996,还玩封闭开发(就是一周只能回家一天)。当然,唯一好的东西,就是比起今天的程序员来说,我们那个年代没有像微信、微博、知乎,抖音这些巨大消耗你人生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都有很效率,不会被打断、喜欢看书、Google还没有被封……当然,那时代没有StackOverlow和Github这样的东西,所以,能完成的东西或质量都一般。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475 人打了分,平均分: 4.76 )
Loading...
Rust语言的编程范式

Rust语言的编程范式

总是有很多很多人来问我对Rust语言怎么看的问题,在各种地方被at,其实,我不是很想表达我的想法。因为在不同的角度,你会看到不同的东西。编程语言这个东西,老实说很难评价,在学术上来说,Lisp就是很好的语言,然而在工程使用的时候,你会发现Lisp没什么人用,而Javascript或是PHP这样在学术很糟糕设计的语言反而成了主流,你觉得C++很反人类,在我看来,C++有很多不错的设计,而且对于了解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和原理非常有帮助。但是C++也很危险,所以,出现在像Java或Go 语言来改善它,Rust本质上也是在改善C++的。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优势

因为各个语言都有好有不好,因此,我不想用别的语言来说Rust的问题,或是把Rust吹成朵花以打压别的语言,写成这样的文章,是很没有营养的事。本文主要想通过Rust的语言设计来看看编程中的一些挑战,尤其是Rust重要的一些编程范式,这样反而更有意义一些,因为这样你才可能一通百通

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而且有很多代码,信息量可能会非常大,所以,在读本文前,你需要有如下的知识准备

  • 你对C++语言的一些特性和问题比较熟悉。尤其是:指针、引用、右值move、内存对象管理、泛型编程、智能指针……
  • 当然,你还要略懂Rust,不懂也没太大关系,但本文不会是Rust的教程文章,可以参看“Rust的官方教程”(中文版

因为本文太长,所以,我有必要写上 TL;DR ——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31 人打了分,平均分: 4.57 )
Loading...
与程序员相关的CPU缓存知识

与程序员相关的CPU缓存知识

好久没有写一些微观方面的文章了,今天写一篇关于CPU Cache相关的文章,这篇文章比较长,主要分成这么几个部分:基础知识、缓存的命中、缓存的一致性、相关的代码示例和延伸阅读。其中会讲述一些多核 CPU 的系统架构以及其原理,包括对程序性能上的影响,以及在进行并发编程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的一些问题。这篇文章我会尽量地写简单和通俗易懂一些,主要是讲清楚相关的原理和问题,而对于一些细节和延伸阅读我会在文章最后会给出相关的资源。

因为无论你写什么样的代码都会交给CPU来执行,所以,如果你想写出性能比较高的代码,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技术还是值得认真学习的。另外,千万别觉得这些东西没用,这些东西非常有用,十多年前就是这些知识在性能调优上帮了我的很多大忙,从而跟很多人拉开了差距……

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都知道现在的CPU多核技术,都会有几级缓存,老的CPU会有两级内存(L1和L2),新的CPU会有三级内存(L1,L2,L3 ),如下图所示: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52 人打了分,平均分: 4.55 )
Loading...
MegaEase的远程工作文化

MegaEase的远程工作文化

MegaEase 是我创业的公司,主要是想把云计算(PaaS/SaaS层)的那些高可用高并发的分布式技术普及到那需要对技术自主可控的公司,这样就不需要去使用不能自主可控的闭源系统或是大公司的云平台。我于2016年开始成立MegaEase,从早期8个人,直到今天有20来个人,我们从一开始到今天都是在远程工作的公司文化。因为我很喜欢《Rework》这本书,写这本书的公司叫37signal(现名basecamp),这家公司在发《Rework》这本书的时候,整个公司只有16个人,分布在全世界8个城市,这种Geek的公司的文化很吸引我,所以,在我决定创业的时候,我就止不住地想成立这样能够远程工作的公司,于是,远程工作的团队文化就这样成为了MegaEase的基因。下面我会分享一下,我们公司的远程工作文化和其中的一些问题,最后还有一个工作协议

我们在早期的时候,8个员工来自5个城市,现在的20来个员工来自8个城市2个国家。虽然我们现在使用“共享办公室”,但是本质上,我们的整个文化是远程工作的文化。在2017-2018年度,我们公司产品商业化以来,公司早期的8个工程师在远程工作的状态下成功支持了得到的老罗的跨年演讲活动,以及其它几个客户,一方面验证了用户愿意付费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之后,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不错的收入,客单价都在百万左右。还记得当时,有几个投资人并不相信我们连个办公室都没有,而且8个人分布在5个城市,觉得我们是个骗子公司(哈哈)。在过去的一年,我们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银行电信互联网等公司进行了他们的系统架构的改造和升级,让复杂和高门槛的分布式技术和架构可以被更多的企业所掌握所应用。这说明,远程工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实际上远程团队远程工作真的不新鲜,Github上有个Repo维护着一个支持远程工作的公司列表,还有一个跟远程工作相关的Awesome索引

当然,自从我创业以来,我身边就一直有好些不同的声音质疑远程工作。听过他们的理由后,我能够理解他们的疑虑和困惑,因为管理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事,因为要面对的是极为复杂的人,所以,有这些疑虑也是正常的。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和分享。先说宏观管理,再说微观实践。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76 人打了分,平均分: 4.62 )
Loading...
使用简单的逻辑方法进行独立思考

使用简单的逻辑方法进行独立思考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各式各样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作为一个程序员的我,也会有程序员的思维方式,程序员的思维方式更接近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维方式让可以很容易地理清楚这个混乱的世界,其实,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数学逻辑,只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就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所以,在这里,记录一篇我自己的思维方式,一方面给大家做个参考,另一方面也供更高阶的人给我进行指正。算是“开源我的思维方式”,开放不仅仅是为了输出,更是为了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我的思维方式中,使用数学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通常来说,我会使用五步思考的方式:

第一步:信息数据可考证。如果一个观点或是一个见解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就会造成后面的观点全是错的,所以,首要的是要进行数据的查证或考证。一般来说,如果一篇文章的作者足够严谨的话,他的需要给他的数据建立相关的引用或是可以考证的方法方式。如果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是,“有关专家表明”、“美国科学家证明”、“经济学家指出”,但是没有任出处,也没有点明这个专家或是科学家的名字,或是,也没有说明或引用让读者可以自己去验证的方法。那么,其引用的话或是数据是无法考证的,如果是无法考证的,那么,这篇文章的水份就非常大了。一般来说,当我读到一篇文章中的东西没有可考证的来源或是方法时,通常来说,我就不会再读了,因为这篇文章的价值已经不大了,如果我关心这篇文章中的东西,我会改为自己去查找的方式,虽然变“重”了,但是很安全。(所以,像Wikipedia这样的网站是我经常去获得信息的地方,因为信息可以被考证是其基本价值观)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158 人打了分,平均分: 4.61 )
Loading...
别让自己“墙”了自己

别让自己“墙”了自己

这一两周与几个朋友聊天,有年轻的90后,也有大叔级的70后,这些人在我看来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但是一些喜好过于强烈,让我不经意地回顾了我工作20年来身边的人,有发展得好的,也有发展的不好的,有些人是很可惜的,因为限制他们的不是其它人,也不是环境,而是自己,所以,很想写下这篇文章。(注:这篇文章可能会是一篇说教的文章,所以,可能会让你看着犯困,所以,我会尽量地短一些,而且尽可能多讲故事,少道理,这里的故事,全是真实发生的)

几个故事

2019年年初,我面试了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93/94年出生),这个小伙子特别有灵性,也很聪明,计算机专业出身,也很喜欢技术,基础和学习能力也很好。在我这20年来认识的人中,如果他能呆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我保证不出三年,他会成为他们同龄人中非常出色的技术人员,如果有个好的舞台有一个好的团队带他,他的未来会非常成功。然而,这个小伙子有两大喜好:1)只愿(或是说被迫)呆在一个毫无IT的环境的三/四线城市,2)对技术有非常大的偏好,只喜欢Go语言,非常不喜欢其它的语言,比如:Java(离开Java的世界,基本上离开了做架构的世界(相关解释见文末))。

他的这两个喜好,足以让一个未来会很优秀的人毁掉,因为,这个时代没有限制他,他的能力也没有限制他,但是他的意识完完全全地限制了他。

阅读全文 Read More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482 人打了分,平均分: 4.68 )
Loading...